当一名年轻工作人员出面阻止时,在护栏处将男子拦下斥责,男子呵呵笑着表示“我是农民,下不为例”。工作人员则反驳称,这与是不是农民没关系。“不是不让拍照,这是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你们跑遗址上干什么?”在另一段视频中,一名工作人员制止、教育了他们,他们中的一人表示自己不知道相关规定,下次不再这样了。

但发帖网友称,这几名男子被提醒后,又再次进入到遗址围栏内部。有媒体报道,此事发生后,公园管理处当天就接到了很多电话,基本都是表达对这件事的愤怒。“看到这个情况,我们也感到很愤怒。”工作人员表示,园内文物没有发生损坏。3月9日,圆明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经关注到了网友发布的视频,此次事件园方已经报警处理,相信警方会妥善处理。
该男子拍照的地方应为圆明园西洋楼景区的方外观。据圆明园官方微信公众号介绍,方外观建成于1759年,曾被用作乾隆的维族妃子容妃做礼拜的清真寺。这幢建筑规模相对较小,高两层,面阔三间,与周围的花园、雕刻精美的石桥、八角凉亭、池塘以及南面一字排开的五竹亭一起,共同组成一处精巧的园林景致。
禁止攀爬,是出于对游客人身安全的考虑,也是保护大水法的基本要求。据介绍,大水法、远瀛观等景点都是将之前被烧毁的石块摞起来的,地基经不住多人重量的考验。多年前,曾经发生过圆明园文物因游客攀爬塌陷的先例。令人痛心的是,类似的踩踏攀爬现象屡禁不止。所以,加大对此类行为的处罚力度,健全防范机制,实在是当务之急。

其实,不文明游览行为对文物保护和游客参观来说,可谓一种“双输”。不文明游览行为的发生,倒逼文物保护不得不持续升级,比如安装更高的围栏、更坚固的隔离网,采取阻挡人们近距离观察的方式,但是其代价就是削弱人们的游览体验,对人们参观文物遗址、感受历史文化构成限制。因此,发生了这样的事,从管理方来说,反思管理漏洞,考虑更加周到的文物保护措施当然是必要的,但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提高游客的文明意识,加强公众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心。做好圆明园的开放,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教育,绝不容少数人恣意破坏。
关注本站不迷路。带你及时获取游戏讯息,游戏攻略、热点话题、娱乐八卦、最新资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