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和曹操是什么关系
没有关系,卢植是曹操的前辈,是刘备和公孙赞的师傅,但和曹操没有太大关系,曹操很崇拜卢植卢植(?-192年),字子干。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1]卢植性格刚毅,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为郑玄、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黄巾起义时为北中郎将,率军与张角交战,后被诬陷下狱。皇甫嵩平定黄巾后,力救卢植,于是复任为尚书。又因上谏激怒董卓被免官,隐居上谷军都山,后被袁绍请为军师。初平三年(192年),卢植去世。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今皆失佚。唐代时配享孔子[2],北宋时被追封为良乡伯
马日磾的介绍
马日磾(音密低,mì dī)(?-194年),字翁叔1。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经学大师马融之族孙2(一作族子3)。东汉中后期大臣,年轻时即继承马融学说,以才学入仕。曾任谏议大夫,与蔡邕、卢植等人东观典校官藏的《五经》记传,并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后历任射声校尉、太尉、太常等职。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掌权的李傕任命马日磾为太傅、录尚书事,与太仆赵岐共同出使关东(函谷关以东)。他到寿春袁术处后,对其多有所求,遭袁术轻鄙,袁术遂夺其符节,来随意征辟将士,并企图强迫马日磾任其军师,马日磾求去不能,忧愤发病,于兴平元年(194年)卒于寿春。
刘备公孙瓒的师傅
他们的师傅是卢植卢植(139年-192年),字子干。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卢植性格刚毅,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为郑玄、管宁、华歆 的同门师兄。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黄巾起义时为北中郎将,率军与张角交战,后被诬陷下狱。皇甫嵩平定黄巾后,力救卢植,于是复任为尚书。又因上谏激怒董卓被免官,隐居在上谷军都山,被袁绍请为军师。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今皆失佚。唐代时配享孔子,北宋时被追封为良乡伯。初平三年(192年)去世,时年五十四岁
东汉末三大支柱
东汉末年朝廷三支柱卢植(?——192)东汉末将领,学者。字子干,涿郡(今河北涿州市)涿人。初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学,不守章义。汉灵帝建灵年间,征授博士。嘉平四年(175年),以其才兼文武,任九江太守,转庐江太守。是年末,复征任议郎,与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杨彪等并在东观校中书《五经》传记,补续《汉纪》。后转为侍中、尚书。黄巾军起义,又任北中郎将,进攻广宗,被张角击败。所著《尚书章句》、《三礼解诂》,均失传。朱俊(?——195)东汉末将领。字公伟,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任交趾刺史,以军功封为都亭侯,召任谏议大夫。黄巾起义爆发后,任右中郎将,与左中郎将皇甫嵩在颖川、汝南、陈国、南阳等地残酷黄巾军起义军。后升任镇“贼”中郎将、右骑将军、光禄大夫,由原西乡侯更封钱塘侯。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年),代周忠为太尉。献帝兴平二年病卒。皇甫嵩(?——195)东汉末将领。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汉灵帝时任北地太守。黄巾军起义,任左中郎将,与朱俊率军之,在颖川被黄巾将领波才所败,旋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顺风纵火,反败为胜。又在陈国、东郡、广宗、下曲阳残酷黄巾军起义。后升任冀州牧,封槐树侯。以后又奉诏关中起义军,失利。旋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