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军团的战斗力真的要比同时期地中海周边的其它高出许多吗。原因是什么
感谢军迷邀请。 罗马军团,是不是比周边其他战斗力高出很多呢?未必,因为罗马也有“走麦城”的时候,而且输得很惨。但总体来说,罗马军团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其原因大致是——实行公民兵制,组织合理,纪律严明,装备精良,赏罚分明。几次改革保证了战斗力的提高。 一,公元前5世纪之前,罗马的军事力量是以氏族部落为基础。兵力不多,步兵加骑兵,应该不超过5000人。罗马王政时期的第6位国王塞尔维乌斯实行了多项改革,其中包括建立了公民兵制——凡17-60岁的有产公民,皆有自备武装和给养服兵役的义务,并规定5个财产等级的公民配备不同的武器装备。此时,重装步兵方阵制已由伊达拉里亚传入罗马。赛尔维乌斯创立了最早的罗马重装步兵,约有6000人,按等级装备有头盔、胸铠、胫甲、圆盾、短剑和长枪等。同时,组成由第4和5等级公民组成的轻装步兵。他还把骑兵增至18个“百人团”,叫森都利亚,分为60个小队,以配合60个步兵“百人团(森都利亚)”作战。这个时期的罗马大概就是这个规模。因为,当时罗马登记的男丁才只有8万人,即便加上占总人口50%的奴隶,也就是30余万人。这个时期,罗马还是个城邦国家。 二,公元前510年,贵族联合平民,了塔克文的王政统治,建立了罗马共和国,由元老院推选两名执政官实施日常管理。此后不久,在沿袭公民兵制和重装步兵方阵制的同时,把原来的一分为二,组成两个军团,分由两个执政官指挥——这是罗马军团的最初形成。每个军团约有3000名重装步兵,配备一定数量的轻装步兵和骑兵。军团采用方阵作战——兵士排成六个横排面敌,武器精良者居前,前面设轻装步兵散兵线,侧翼由骑兵掩护。若两个军团联合作战,则方阵并列对敌。这个战法,其实与春秋战国时期差不多。宋襄公“不鼓不成列”——敌人队列还没列好之前绝不进攻。此时的罗马,虽然也不断打仗,但一般规模很小,也常常是“边境”。而且双方一般选择夏季作战。要打仗了,公民兵就应召出征,打完了再解甲归田。 三,罗马军团打“大仗”,始于公元前481年与邻居维伊(也叫维爱)人的战争。说“大仗”,是因为断断续续打了十年,其间兵士换过好几茬人,而且依然回家种地。直到前396年,罗马军团终于打败了维,这使罗马的疆域扩大了将近一倍。不过,紧接着罗马军团就吃了大败仗。前390年,“山南高卢”人从阿尔卑斯山以南继续南进。罗马人想媾和,高卢人不干,于是罗马军团倾巢而出——最多也就1.5万人,结果大败。如果不是高卢人被别人进攻老巢,大概也就没有后来的罗马帝国了,这次失败,罗马还赔偿高卢人不少黄金。四,不过,罗马人认为是自己的将领卡米路斯把高卢人打败的,元老院授予他“祖国之父”称号——感谢他挽救了国家,并任命他为唯一的执政官,称为“者”。卡米路斯再次对进行改革——首先,是实施军饷制,以解决低等级公民没钱购置武器装备以及维持打仗过程中的给养问题。其次,改进军团结构和战斗阵形。每个军团分成30个连队,每个连队包括2个“百人团”;取消按财产等级所带武器装备安排队列的办法,而是根据年龄、经验和训练程度将重装步兵分为枪兵、主力兵和后备兵,排成三列队。每列各有10个连队,前两列连队各有120人,后备兵连队仅有60人。打起仗来,各连队之间保持间隔,便于前列撤退或后列。这种三列队战法优于密集方阵,既灵活机动,又能相互策应,适于各种地形作战,一直沿用到共和后期。罗马时期的文献非常匮乏,所以有学者认为这种战法变化不是卡米路斯的功劳,而是50年以后的事情。 五,从卡米路斯时期开始,罗马军团的武器装备也在改进。重装步兵的圆盾被凸盾所取代。后来,重装步兵的长枪又被投枪取代并成为主要的进攻武器。再往后,用于近距离肉搏的短剑换成了锋利的双刃西班牙短剑。继续往后,罗马军团配备了攻城槌、弩砲等重型攻城武器;同时还使用各种棚罩和盾牌合成的“龟阵”,以掩护攻城。随着战争频繁和规模扩大,罗马军团也经常从2个临时扩充为4个。每个军团的兵员基本保持在4200-5000人之间。 六,罗马军团的战斗力,和他们战争经验太丰富有关——几乎永远在打仗。另外,与罗马始终纪律严明也有关,这大约是从希腊城邦斯巴达那里学来的。罗马纪律苛严,触犯军令者处死,其他处罚包括鞭笞、服苦役、降薪、降职和剥夺公民权等等。临阵脱逃的,执行“十ー抽杀律”——即全体列队,按抽签十人杀一人。将士立功给以奖赏,将帅取得重大胜利,举行全城式。这是当时周边的其他都做不到的。 七,自公元前四世纪中期开始,罗马军团战绩总体不错。至前338年,打赢了萨莫奈和拉丁同盟。前290年之后,打败了高卢人和爱特鲁里亚人,随后又打败了皮鲁士率领的希腊,罗马控制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后来,罗马继续扩张。罗马军团最强大的时期是公元前二世纪前后。共和末期和帝国初期,罗马军团成为职业化。罗马帝国版图最大的时期,是公元二世纪的安东尼亚王朝皇帝图拉真时期——差不多大半个欧洲、西亚加北非各一部。然后就“日薄西山”走下坡路了。 八,怎么评价罗马军团呢?首先,罗马军团确有过人之处,经验、纪律、战法、装备都不简单。其次,罗马军团不是常胜将军,除了败在高卢人手下,也还败在迦太基汉尼拔等等强将手下,甚至整军团的被消灭。再次,罗马军团的规模并不很大。据说,罗马帝国最强盛时期,罗马有20多个军团分驻埃及、不列颠、莱茵河等地,但真正属于自己子弟兵的人数不很多。即使把这些军团加在一起,能到20万人?大可怀疑。罗马的强大,军力强盛所占比重总体不大,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天时,当时的欧洲、西亚、北非,正处于王国时代向奴隶制的帝国时代过渡阶段,弱国小国居多,罗马的崛起占领了先机。地利,罗马和希腊不同,希腊地理条件不适合统一,因此也始终没能形成大统一的希腊,而只是一些小小的城邦,雅典最强盛时也没达到过40万人口,这还是把占约一半的奴隶计算在内。罗马所在的意大利则不同,地理条件便于统一,这为罗马的强大提供了条件。人和,统一以后的意大利半岛,为罗马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罗马军团很多胜利,是赢在“人口红利”上——相对兵多将广。那为什么人们觉得罗马军团很强大呢?一是西方一些学者难说没有夸大其词之处,二是大约被好莱坞大片的恢宏战争场面影响了。不论从军事思想,战略战术,还是从战争规模,数量,我觉得相比的春秋战国,大概罗马军团还是相差很多的。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万再不靠谱,毕竟七国争雄之时的,大约已有3000万人口,七国的合计300万应该会有的。况且孙子等等的兵法不是吹牛吹出来的。
提起女性艺术家,你第一个想到谁
提起女性艺术家,想到了元代赵孟頫的女儿赵由皙。赵孟頫一家可以说是书香世家,女儿赵由皙以书法闻名,二子赵雍、赵奕并以书画知名,其夫人管道升书法、诗词、绘画皆能。其国画精于竹、梅、兰。元仁宗曾取管道升的书法,与赵孟頫及其次子赵雍的书法装裱,钤上御印藏于秘书监,说:"让后世知道我朝有一家的夫妇父子都善书,这也是奇事啊!″赵孟頫女儿赵由皙书《家书帖页》,现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是一封家书。纸本28.3X61.8厘米。信中内容为向丈夫交代一些家事,还提到父亲赵孟頫想吃柿子,让丈夫选好品质的速寄。另外还给丈夫寄了10张父亲赵孟頫写的扇面,嘱咐他要珍藏好。并将家中未钤印的兰竹四轴和扇面都寄过来好钤印后珍藏。此帖用笔爽利有力,主笔伸展,体势欹侧,纵横交错,大起大落,有较强节奏感。虽为女子,却写出"丈夫气″,不失为佳作。因古代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虽然她的书法不错,史书对她记载很少,这也是其名气不如其兄长的原因之一。(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上图书法作品为赵孟頫女儿赵由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