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红帽出自哪本本书,作者是谁童话故事《小红帽》出自哪本书,作者是谁
- 故事《三只小猪》的作者是谁~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谁写的
- “的 地 得”的区别说得简单一些,最好用公式列出来
小红帽出自哪本本书,作者是谁童话故事《小红帽》出自哪本书,作者是谁
出自格林童话集
作者:格林兄弟,
雅科布·格林(1785~1863)
威廉·格林(1786~1859)
故事《三只小猪》的作者是谁~
《三只小猪》的作者是[英国]约瑟夫·雅各布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谁写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作者目前具体是谁还不知道,大部分人都认为是蒲松龄,但《山西日报》中曾提过“喻世明言”其中录 “题书斋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作者〕胡寄垣,明代人,生平事迹不详.〔解说〕此联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甚大,传说作者亦甚多,一说为金正希作,一说为蒲松龄题镇纸铭联.清人邓文滨《醒睡录》笔记,作者为明人胡寄垣,今从此说.此联引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说明笃志的重要性.”这里虽存谁是作者疑问,但也明确作者为明代胡寄垣.
金正希,即金声,崇帧初成进士.清兵南下,率众拒险抗清,恢复了安徽的宁国等县,不久清兵大至,战败被捉,于弘光元年(1645)被害.余曾读吴恭亨《对联话》,其中记载:“金又有题书室联云: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定吞吴.精气四射,咄咄逼人.后日之起兵与清军战,此联即其张本.”可见金正希是作者也不是空穴来风
“的 地 得”的区别说得简单一些,最好用公式列出来
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名前白,动前土,动后就要双人补”,很生动地说明了“的”、“地”、“得”的用法.以下摘录了关于“的”、“地”、“得”用法的说明:
一、“的、地、得”的基本概念
1、“的、地、得”的相同之处.
“的、地、得”是现代汉语中高频度使用的三个结构助词,都起着连接作用;它们在普通话中都读轻声“de”,没有语音上的区别.
2、“的、地、得”的不同之处.
吕叔湘、熙所著《语法修辞讲话》认为“的”兼职过多,负担过重,而力主“的、地、得”严格分工.50 年代以来的诸多现代汉语论著和教材,一般也持这一主张.从书面语中的使用情况看,“的”与“地”、“得”的分工日趋明确,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论述性、说明性语言中,如法律条款、学术论著、外文译著、教科书等,更是将“的”与“地”、“得”分用.
“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在定语后面写作“的”,在状语后面写作“地”,在补语前写作“得”.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二、“的、地、得”的用法
1、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 的 名词.如:
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一般为:形容词(副词) 地 动词(形容词).如:
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 得 副词.如:
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三、“的、地、得”用法的常见错误
一般而言,在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来稿中常见的“的、地、得”用法错误,主要表现在该用“地”、 “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如:
① 这两年,该公司的职工不断的(地)转变观念.
我们说“地”是状语的标记,用在谓语的前面.此例中主语是“职工”,谓语是“转变”.很显然,用“的”是错误的,应该用“地”.
②该项目不仅创下了该公司单项工程总产值之最,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闯进了上海的国际石油化工项目建设市场,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这个例句虽然比较长,但谓语"成功"前的“的”明显用错了,应该改为“地”.
③各项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范措施都落实的(得)很好.
补语一般回答“怎么样”的问题,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么样,用了“得”,很对;可接下来回答“落实”得怎么样问题时,作者却用了“的”.这个错误非常明显,可惜作者没有发现,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得”.
④身体更不敢碰到被太阳炙烤的(得)滚烫的铁车梯.
如果我们问“炙烤”得怎么样,就知道例句里用错了,应该用“得”.
“的”还有其他的用法,比如--这个东西是谁的?我的.这里“的”是代词,不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对象,就不再赘言了.
“的”、“地”、“得”附着在词或词组后面,在句子中起结构作用时,都读作“de”,在书写时却要写成三个不同的字,所以非常容易发生混淆.用得对,意思表达就明确,用得不对,有时也会产生意思的变化.比如: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得哭了.
看了这场电影,她激动地哭了.
这两句话从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前一句强调“激动”,“哭了”是对激动程度的补充说明.后一句主要是陈述“哭了”,“激动”是对哭的样子的修饰.因此两句用了不同的“de”.
“的”字一般用在修饰或限制人或事物的时候.“的”放在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词语之间.例如:
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后面,都是名词性的,因此在修饰限制它们时,都用“的”.
描绘或限制某种动作、性状的时候,描绘和被描绘之间、限制和被限制之间,往往用“地”连接.例如:
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也在后面,而且都是动词性的,因此在描绘、限制他们时都用“地”.
有时需要被说明动作的情况和结果,或补充说明事物性质的程度和变化,往往补充说明的部分改在被补充说明的词语后面,这时两者之间用“得”连接.例如:
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
上面这些词组,中心词都在前边,而且都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因此补充说明它们时,都用“得”.
以上几种用法,可以写成下面的公式:
修饰限制 的 名词
修饰限制 地 动词
动词(形容词) 得 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