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游戏网:纯净绿色软件游戏下载网站

电脑软件| 软件合集| 最近更新| 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手游攻略 > 终极将军:内战南军攻略(美国南北战争南方为什么会输呢)

终极将军:内战南军攻略(美国南北战争南方为什么会输呢)

2023-06-16 15:12:37

美国南北战争南方为什么会输呢

前言

美国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内战,也是唯一一次内战。这场战争不仅对美国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世界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场战争中,南方之所以会输,我认为主要是经济体制落后、悖逆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原因。

南北战争简况

·1、战争规模

所谓美国南北战争,顾名思义,就是一场美国南部与北部的较量,名副其实的内战。大家要知道,这场战争可不是小打小闹,双方共计参战志愿兵约为350万人,死亡约75万人,伤残约40万人,死伤率高达33%。单讲这一点,大家可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不妨拿二战的数据来比较:二战时期,美国死亡人数约为29万人,英国死亡人数约为26万人。对比可知,美国南北战争的烈度之大,牺牲之多。而且战争规模也是波及全国,北方23个州对阵南方7个州,战线从东到西,蔓延近8000公里。

·2战争背景

那“本是同根生”,为何“相煎如此急”呢?概括说来,这主要是美国新兴资产阶级与奴隶主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的。在工业革命之前,美国传统的经济模式是奴隶主庄园制,也就是蓄养黑奴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奴隶主通过剥削黑奴从而获得利益。而英国的工业革命在传播到美国后,由于新的经济模式是用机器生产代替人力生产,所以它代表着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大势所趋。因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很快便在美国北方崛起。

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新兴资产阶级和奴隶主的摩擦越来越多。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一个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另一个实行的是奴隶主庄园制度,一山不容二虎。同一个地方搞两个制度,势必会产生严重的纠纷。

当矛盾积累到上限的时候,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美国也是一样,当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并提出解散南方联盟时,南方各州怎么可能坐视资产阶级坐大,于是决然发起反叛,南北战争的导火索就此点燃。

经过了四年的时间,几番较量后,南方在前期占优的情况下最终落败。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原因为何。

南方经济体制落后,家底薄,寡不敌众

上文提过,北方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一方,这最直接的好处就体现在经济发展上。战争初期,北方23州,共有人口约2200万,经济年产值约15亿美元,工业实力强大;而南方7州,人口约910万人,经济年产值约1500万美元,工业基础薄弱。如此明显的对比,不难看出,南方落后的经济制度导致了南方在经济实力上严重落后。战争背后必须有经济做支撑,一方的经济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能力、耐力和潜力。所以,家底薄的南方一开始就是先天不足,再加上人口远不如北方,寡不敌众,造成了其在后期的拉锯中先倒了下去。

南方悖逆生产力发展规律,被时代碾压

今天的人都明白一个公认的道理——顺时而动,与时俱进。在工业革命成功爆发后,旧的生产关系势必要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这是大势,即广大心中所想的趋势。这种大势不是一群奴隶主利益集团可以阻挡的。当然作为既得利益集团,奴隶主们不可能乖乖投降,一番斗争在所难免,于是有了南北战争。

也许,有人觉得南北战争南方也有赢得可能,到时候怎么说?这都不是事。大势不可挡这是公理。一次赢不了,就会有第二次南北战争,直到资产阶级掀翻奴隶主为止。在此之前,大势会推动着广大,进行源源不断地斗争。

所以,南方会输完全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旧的、落后的总要被新的、先进的所取代。

南北战争中,南方会输不值得惋惜,更不足为奇,这既符合当时的实际实力,也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不管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与时俱进、顺时而动是历史的不变主题。

古代十大军师有哪些,在十大军师中谁又排第一

对于这样的问题,史学家从无定论,这本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又何况“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作为一名资深的历史爱好者,在此我想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军师”,军师是什么?是谋士,是谋略家,而不是军事家、政治家,军师着重的是“谋略”,当然也有三者兼具的奇才。因此我们接下来所谈讨的更应该是那些居于幕后、出谋划策的仁人志士,而不是冲锋陷阵、上场杀敌的战将主帅,因而像白起、王翦、霍去病等人自然不在讨论之列。还是那句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除非当面锣、对面鼓的一对一斗法,要不很难排出个一二三四五,在此我只能按照朝代顺序罗列一番。

1.周朝百家宗师——姜尚,看到这可能有朋友忍不住发问,你上文刚说过探讨的是军师,姜尚是主帅,为何排入其中呢?原因就在于姜尚子牙公就是那种兼具谋略家、政治家、军事家的奇才,他是兵学奠基人,历史地位崇高无比,诸子百家皆奉其为本家人物。首推其为第一,当之无愧。

2.东周——孙膑、范蠡,春秋战国时期,数百年间,能人辈出,但论谋略,首推孙、范二人。孙膑拜师鬼谷子,田忌赛马小试牛刀,桂陵、马陵之战,围魏救赵,扬名天下,奠定齐国霸业,厥功甚伟。范蠡帮助勾践卧薪尝胆,屡献奇谋,兴越灭吴,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后全身而退,避免兔死狗烹的悲剧,着实令人钦佩。

3汉朝——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圯上纳履,得授兵法,鸿门宴上,保全汉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辅佐刘邦终有天下,而后助太子登位,功在社稷,足称的上汉初第一人(韩信也很厉害,但他不懂政治,终究还是没落个好下场)。

4.三国——郭嘉,三国也是一个能人辈出的时代,但郭嘉堪称三国第一奇士,神机妙算,计谋百出,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想必有疑,为什么没有诸葛亮,其实我也很喜欢诸葛亮,但诸葛亮确实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却并不是个谋略家,他的计谋真的有限,大家不要被小说所蒙蔽,那些耳熟能详的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都是小说虚构,正史并无记载,可怜诸葛丞相。六出祁山,寸功未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唐朝——李靖,卫国公李靖也是一位兼具谋略与军事的奇才,一生南征北讨,立下赫赫战功。

6宋朝——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发动陈桥兵变,策划赵匡胤“黄袍加身”,结束五代混乱局面,统一中原,而后“杯酒释兵权”巩固皇权,为宋朝立下不世之功。

7.明朝——刘基、姚广孝、王阳明。刘基已经不需过多赘述,他已经处在一个半人半神的境界,屡屡救朱元璋于水火,可以说,没有刘基的出谋划策,朱元璋见不到这个崭新的大明帝国;黑衣宰相姚广孝胸有城府,计谋多端,辅佐朱棣,终有天下。王阳明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圣人,一生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江西剿匪、鄱阳湖平叛、两广治乱,他的计谋出神入化,五一不成,一句话,真乃神人也!

以上排名仅代表年代顺序,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若有不当,欢迎诸位批评指正,知我罪我,一任诸君~

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自己的感想。1865年4月9日,美国北方总司令格兰特将军和南方叛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与随从们先后骑马来到弗吉尼亚州的阿波马托克斯镇。他们在这里签署了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对这两位将军加以评价,并结合材料中提到的事迹进行作答,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故答案为:
美利坚民族是一个宽容的民族,这样既有利于消除南北之间的矛盾与仇恨,也有利于战后国家的经济恢复.总之李将军和格兰特将军都是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的.

19世纪爆发的克罗斯战争是哪个国家

克罗斯卡战役,奥土战争(1737—1739)中的一次战役。1739年7月23日,奥地利与土耳其在贝尔格莱德附近的克罗斯卡(Kroszcha)交战。土军获胜,奥军退入贝尔格莱德。双方均损失惨重。

美国内战时期,南军的第一艘铁甲舰“弗吉尼亚”号战斗力如何

“弗吉尼亚”号铁甲舰就是划时代的产物,看外形简直就像外星科技!完全超越了自己的时代,战力在当时更是大杀四方,可谓人挡,佛挡杀佛!打得北军舰艇四散而逃,服役之后从未失手过。

这事儿还‬得从美国内战‬:南北战争说起———1861年2月18日,美国南方各州自行‬成立美利坚联盟国,宣布‬为了‬脱离‬美利坚‬合众国而战‬‬!

这帮‬“美国‬主义‬分子‬‬”准备‬要‬玩‬就‬‬玩个‬大‬的‬,一开始‬就在‬制海权‬方面‬超越‬北方‬,于是‬有了‬所谓‬“联盟国铁‬甲舰队”计划。但‬由于‬南方‬工业‬基础‬薄弱‬,决定先利用现有船只改装出一艘“超级铁甲舰”。

真是想瞌睡就找到了枕头,南军清点缴获的战利品时发现了一个不错的改装对象:北方海军护卫舰“梅里马克”号,这艘排水量3200吨,装有蒸汽机和螺旋桨的军舰就是“弗吉尼亚”号的前身。

“梅里马克”号当时正在诺福克船厂进行例行维修,北方败退时将其凿沉并纵火焚烧,但是南军事后发现:尽管上层建筑被烧毁,但船体和引擎装置保持完好。南军将“梅里马克”号的船身打捞出水,拖进船坞进行修复。

从1861年6月11日开始,“梅里马克”号水线以上被烧毁的上层船体被拆除,在余下的船体上铺设一层甲板。

在中部建造一座长48米的隐蔽炮台,横截面类似现代的隐身制海舰,呈梯形,侧面倾斜35度,内部铺设火炮甲板。炮台四周覆盖了两层50毫米厚的铁板装甲。由纵横交错的铁条构成,配合倾斜角度可以有效提高抗弹能力。

炮台顶部没有装甲,开有多个带有铁制格栅的通风口,操舵室设在炮台最前端,配有圆锥形铁制顶盖,上面有多个观察口。甲板距离水线极近,干舷高度仅为60厘米,并且覆盖了25毫米厚的装甲。

锅炉的烟囱和通风管穿过火炮甲板,一直伸出炮台顶部甲板。动力系统沿用原“梅里马克”号的配置,包括四座锅炉和一台卧式蒸汽机,输出功率1200马力,最高航速9节。

在炮台侧舷配备了10门8英寸火炮,左右各5门。在炮台前后的枢轴炮座上各有一门7英寸布鲁克式线膛炮,可以左右转动,这两门炮每门对应三个炮门。南军还在舰首加装了一个重675公斤的铸铁冲角,位于水线下60厘米处。

1862年2月17日,改装结束。

重生的“梅里马克”号得到了新的舰名“弗吉尼亚”号,舰长为富兰克林·布坎南上校,但他直到首次出击前几天才到任。“弗吉尼亚”号舰员多达320人,由于舰体结构封闭,通风不良,环境恶劣,舰员的健康状况十分糟糕,到1862年3月初出击前,竟有60人躺在医院里………

尽管“弗吉尼亚”号被各种怀疑的目光包围着,但布坎南依然对它充满信心,3月8日,“弗吉尼亚”号向汉普顿锚地的北军舰队发起攻击,旗开得胜,一举撞沉了装有50门火炮的北方护卫舰“坎伯兰”号,并与另一艘44门炮的北方护卫舰“国会”号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炮战,给予其重创,并迫使其余敌舰逃往浅水区躲避。

“弗吉尼亚”号本身损伤轻微,仅有2门炮出现故障无法射击,部分装甲板松动,舰长布坎南在观察战场情况时被枪弹擦伤了肩膀。

3月9日,“弗吉尼亚”号再度出击,却碰上了刚刚抵达的北军“莫尼特”号铁甲舰,爆发了有史以来第一次铁甲舰之间的对决。配有可旋转炮塔、行动敏捷的“莫尼特”号显然是一位难缠的对手,双方不停地机动,在近距离上互相进行对射,纠缠了四个小时,均不能洞穿对手的装甲———直到“莫尼特”号因舰长被炮弹所伤而狼狈逃走,这场战斗再次以“弗吉尼亚”号的胜利收场。

在汉普顿锚地之战后,“弗吉尼亚”号又数度出动,但北军舰船都被打怕了,总是避而不战。

可惜1862年5月初,北军地面部队快速逼近诺福克,“弗吉尼亚”号由于吃水深,不能沿詹姆斯河向“联盟国”首都里士满撤退,不得不选择自沉。

5月11日凌晨,舰员们在放火后撤离,不久火药库被引爆,“弗吉尼亚”号在猛烈的爆炸中结束了不到三个月的服役生涯,但它的新颖设计和传奇般的战绩,已经开创了铁甲舰时代新的历史篇章!

尽管‬生命‬短暂‬,但‬作为南方第一艘铁甲舰能够达到如此新颖的造型和辉煌的战绩,“弗吉尼亚“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在‬当时‬是超级赛亚人一般的存在———是超级超级‬强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