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虐心小说
《魔道祖师》虐到我吐血。
1.魏无羡和江澄
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最后因为误会几乎不共戴天。魏无羡是个孤儿,是江澄父亲故人之子。魏无羡的修炼天赋总是比江澄高,年少的江澄有那么一些些嫉妒,可这并不影响他们二人深厚的感情,魏无羡说,自己会永远效忠江家,对江澄好,江澄也这样相信着。他们最快乐的日子便是在江家嬉戏修炼,一起玩耍的日子。
他们小时候,江家被灭门,他们一起在破庙里逃亡,魏无羡趁江澄睡着出去给他找吃的。回来的时候江澄不见了,魏无羡以为江澄冲动回去找仇人报仇(送死)。其实是江澄发现敌人追上来,自己已经躲起来了,可发现魏无羡正往回走,如果自己不出去,魏无羡就会被抓到,于是自己冲了出去。
还有魏无羡骗江澄自己找到世外高人,可以复原江澄的金丹。其实是魏无羡自己把金丹剖给了江澄。后来魏无羡遇到许多人挑衅,让他不要用“邪术”,用剑说话,但他没有金丹,再也使不出剑了,可他还是一直隐瞒没有告诉江澄,让江澄以为他不愿回归正道,醉心邪术,从而加深误会。最后江澄知道自己修为高强,原来一直是在用魏无羡的金丹的时候,虐到死。
2.晓星尘和宋子琛
“清风明月晓星尘,傲雪凌霜宋子琛”,又是一对因为误会分开的好友。
晓星尘本在世外桃源修炼,功成之后想要出山除魔卫道,匡扶正义,碰上与他志同道合的宋子琛道长,二人一见如故,成为之间好友。可因为晓星尘惹了薛洋,薛洋屠了宋子琛道观,挖了宋子琛双眼,宋子琛因此怪罪晓星尘,不愿与他为友。晓星尘将他带回师门,求师父挖了自己的双眼给他,同样,没有告诉他。自己一个人离去。
多年之后,晓星尘受仇人薛洋摆布,杀了许多无辜的人。又碰上了行侠仗义的宋道长,薛洋先是定住了宋道长,又割了他的舌头,让他无法言语,在他身上放上尸气,让宋子琛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思夜想的好友杀死,让晓星尘亲手杀死至交好友。
最终,晓星尘变成一缕残魂,宋子琛被炼成走尸,宋子琛带着晓星尘的残魂行走人世。
暂时想到的就这俩,等以后想起来再补充,欢迎评论补充。
有什么好玩的单机游戏推荐
元气骑士
元气骑士是一款射击手游,由凉屋工作室制作,发布于taptap
探索地牢,收集各种奇异的武器,然后战爆小怪兽!超级简单,超级直觉的操作,流畅又有趣的游戏体验,外加一些roguelike元素,至今手机上能找到的最好的射击游戏。元气骑士是一款角色扮演手游,世界危在旦夕,时间处于剑与魔法的时代,维持世界平衡的魔法石被拥有高科技的外星生物夺走了,你能否夺回魔法石拯救这个世界?探索地牢,收集各种奇异的武器,然后战爆小怪兽!超级简单,超级直觉的操作,流畅又有趣的游戏体验,外加一些roguelike元素
飞刀大作战
体验非常新颖。需要玩家控制方向和力度,把刀从木头里拔出来飞一圈再扎进木头里。不同刀可能因为配重不同,物理效果也不一样。
但因为力度和方向很难精确控制,没有前一次的轨迹作为参考等,因此更多靠感觉,熟能生巧。总的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毒的游戏。
taptap上的游戏,谷歌商城也可以下载,玩了就停不下来,有毒的游戏。。
minidayz
《迷你DAYZ》是一款像素风格的生存冒险游戏,游戏类似PC端上的《DAYZ》,不过这是2D像素版的!游戏中,玩家要做的就是在这个世界努力生存下去,搜寻食物和有用的补给来生存下去,小心地和丧尸或野狼战斗并且警惕其他的生存者。一款十分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生存类游戏,不但要满足温饱,还要寻找武器打败僵尸,你可以选择游走,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生存基地,努力活下去就能找到远航的船。
让你瞬间想起难以忘记的五部电影是什么
神秘的大佛、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泰坦尼克号、流浪地球
只能选十部电影,你会推荐哪些
1.《肖申克的救赎》 信念“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一个人能够在15年痛苦的牢狱生活里,不放弃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力量?所以他成功了,成功夺回了自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话:体制化是这样一种东西,一开始你排斥它,后来你习惯它,直到最后你离不开它。想想看,我们的身体已经有多大一部分被体制化了?
2.《阿甘正传》执着的力量每次想起阿甘在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奔跑,心里都会止不住的伤感,还有振奋。你相信一个智障儿的成功吗?你相信这世上得到最多的人正是那些不计得失的人吗?阿甘不懂得他不能总跟着一个女人帮她打架,也不懂得一个成年人不该总把妈妈的话挂在嘴边。阿甘什么都不知道,他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并且最终跑到了终点。另外,《阿甘正传》还会教给你一个男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困境中的幽默感
3.《当幸福来敲门》无论何般困窘,都不应该忘记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我们的奋斗将决定这我们所追求的生活。人其实天生就在种种外因上不平等,但每个人在追求幸福上确始终是平等的,《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父子的故事便是对此最好的诠释,这不仅是美国梦,更是献给世界的幸福梦,我们都无法得知幸福什么时候会来敲门?但不忘初心,幸福终会敲响你的门。
4.《勇敢的心》课程:勇气也许英雄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神明,但英雄一定是无所畏惧的勇士。在你站在霓虹闪烁的街头,当你面对卑鄙委琐的笑脸,你又想起了那个让你汗颜的华莱士,这时你收起脸上惯带的笑容,默默地向梅尔?吉布森致敬,从来没有这么庄重。因为他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华莱士临死前的一声呐喊,把你的血也点燃了。
5.放牛班的春天一位评论家为该片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同于一般的运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电影,或极尽夸张搞怪的爆笑喜剧,《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这也创造了法国电影新概念——阳光情感电影。这部没有美女、暴力;没有动作、凶杀和商业元素的好电影成为了法国人的心灵鸡汤”。
6.《飞屋环游记》如果你还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美好的东西,去看看这部电影吧。小编已被感动到。
7.《地球上的星星》 印度神片可能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会比较少,不过这部电影确实是值得一看的。特别是已经当了爸爸可以看看,看能不能引起你的一些思考。
8.《千与千寻》一部献给孩子亦是大人的童话,故事虽简单而抽象,但其千寻身上所饱含的坚强与执着不乏人性的光芒,那与与父母间的情亲和小白朦胧间的友谊之爱给予了观众最真挚质朴的感动,其营造的光影之梦是如此的卓尔不凡,令人很难在找到一部动画电影能与之并肩,这是最好的动画,最好的造梦师宫崎骏。
9.《忠犬八公的故事》关于人类的朋友小编不敢养狗,怕的是不能好好照顾它。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
10.《无间道》题材无疑是电影颇善把控的类型,而《无间道》则是该类型中的巅峰之作,它将警于匪的关系予以了一种互换式的呈现,紧凑且不失分寸的叙事架构,孰善孰恶所孕育而出是极佳的悬疑观感,用宿命所渲染无法更替的悲情,人性的深度在此无间得以耐人寻味的深掘。
明朝未解之谜之朱允炆下落大揭秘,情况究竟如何
朱棣靖难军入城,攻进皇宫,而朱允炆从此下落不明,这确实是明代的第一未解之谜。若对明史有所兴趣,确实该对于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的下落有所了解,因为这个“未解之谜”还是非常有趣的。
先看看一首《逊国后赋诗》: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环拱,夜漏无声水自沈。遥相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
传说这是朱允炆写的一首诗,这首诗确实写出了逃亡在外的人的无奈心境和悲叹的情调。据说,万历朝时,内阁首辅张居正曾将此诗呈献给万历皇帝朱翊钧阅读。
当时,仅11岁的朱翊钧曾向首辅张居正问及关于建文帝的下落,而张居正回答说:“国史虽不载此事,但故老相传,言建文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走出,人无知道。至正统间,忽于云南邮壁题诗一首,有‘沦落江湖数十秋’之句。有一御史觉其有异,召而问之。老僧坐地不跪,曰:‘吾欲归骨故园。’乃验知为建文也。御史以闻,遂驿召来京,入宫验之,良是。是年已七八十矣。莫知其所终。”(参看《明神宗实录》)
若这一段记录是真实的,那么,这表露了几个重要信息:其一,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张居正没有办法给朱翊钧一个明确的答案;其二,张居正表示,传言建文帝是削了发穿上和尚服从密道走了,没有人知道去哪儿;其三,后来,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年间,云南出现了“沦落江湖数十秋”的诗句,御史觉得有蹊跷,想召老僧来问,而老僧却坐地而不跪,说要归骨于故土。因而发现,原来是建文帝,入宫验证后,确实是建文帝,当时一有七八十岁,但后来就不知所终了。
建文帝(剧照)
这一段记录倾向于这一一种看法:建文帝靖难之军入城后,并没有死在宫中,而是逃走了,后来还当了和尚。那么,这是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的真实下落吗?
建文帝是死于宫中或是由密道,清代史学家也不没有明确结论,乾隆四年史官编修的《明史·恭闵帝本纪》曰:“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这记载用一个“或”字,记录了两种说法,表明当时也还没有确切的结论。
关于“死于宫中”的说法主要是依据这明史说记载的关于“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的说法(参看张廷玉《明史·第一册成祖本》)。
此外,《明太宗实录》第九卷在记述“奉天靖难事迹”时,还记载着:燕军攻陷京师之后,朱允炆“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而朱棣登基之后,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亦曰:“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明实录·太宗实录》)
还有,《明史·建文皇帝本纪》也记载着:“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还有:“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
可是,这些记载仍是让人存疑的,并没有明确证据能说明朱允炆是“死代宫中”。这是因为:其一,朱棣当时并没有能确定从火中拉出的尸体就是建文帝本人,而是“诡云帝尸”,而且,还提到燕王入宫后将皇后的尸骨作为皇帝的尸体,匆忙下葬。有了认为关于朱允炆被烧死在宫中是朱棣编出来的谎言,其目的是为了使他自己登基更顺利,以建文帝的死来消除朝中反对他即位的阻力。其二,史书中记载着朱棣登基之后,还派出胡灐、郑和等亲信大臣前往各地追寻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这恰恰证明了靖难军攻入宫中时,朱允炆并没有被烧死,否则,朱棣就没有必要费尽周折派大臣四处密查朱允炆的下落。
正如史学大家孟森在《建文逊国考》进一步所说的:“成祖命中使出其尸于火,已验明的系建文,始以礼葬,则何必疑于人言,分遣胡濙、郑和辈海内海外,遍行大索二十余年之久?”
建文帝画像
因而,比较多的人相信关于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下落的第二种说法,即“出家为僧”之说。而关于朱允炆,有描绘得很形象、很具体的。
比如,当时,在燕军攻进都城之后,随后进入皇城,而建文帝知局势已不可挽回,他只有一死,他欲以死殉国。此时,皇帝身边的内侍突然想起太祖曾留下了重要遗物,专为应急准备的。朱元璋在临终前留下一个红铁箧,嘱咐内侍在国难时打开。
内侍知遇到国难了,遂取来铁箧,大开来看,见箧中藏有度牒三张,写有名字,一名为“应文”,一名为“应能”,一名“应贤”,并有袈裟、鞋帽、剃刀等。建文帝见后叹曰:“此乃天数!皇祖早知有此劫难,因而作此安排。”建文帝遂命翰林编修程济为他落发,而吴王教授杨应熊、监察御史叶希贤也相继落发,而后他们分别成了应文、应能、应贤。建文帝的亲信大臣齐泰、方孝儒等见此情景,痛哭流涕,表示愿誓死相随,而建文帝认为,众人皆有家小,坚决不允跟随。随后,放火焚烧了宫阙,只带走七岁的太子朱文奎、少监王钺及翰林待诏郑洽等九人一同从秘密地道逃出。
关于建文帝从密道逃出后,离开皇宫之后的去处,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一说是建文帝化名为“应文”后,出城,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或匿于穹窿山皇驾庵,直至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才病亡,亡后葬于庵皇驾庵。
另一说是建文帝先是逃往云贵地区,而后辗转于南洋,以避开永乐朝搜寻大臣的追查,据说,在大理还有朱允炆的后人。
还有一说是建文帝逃到了湖南,隐栖于九嶷山的龙回寺,传言龙回寺还存有一些能表明建文帝曾在那里待过的遗迹。
建文帝(剧照)
可是,以上这三种说法均缺乏有实证价值和充足理由的证据。比如,关于匿于穹窿山之说,主要是因为穹窿山有福臻禅院,而朱棣的军师姚广孝曾在那里当过主持,传言是姚广孝在“靖难之役”后拒绝官爵厚禄,辞别朱棣,隐于穹窿山归隐禅寺中,而他秘密保护了逃亡的建文帝,乃是心有愧疚,藏文帝是报恩。此说的证据有:一是拈花寺后的小山冈只准许帝王、僧宗归宿营养,不能随意侵扰,且山口有“三皮村”,乃是“三避村”之意。二是《苏州府志》《木渎小志》里均有“建文逊国曾稅驾于此”“积翠庵、一名皇驾庵,明建文帝逊国时曾稅驾于此“等记载,且有记载称:“姚少师道场在焉,相去数武,有皇驾庵一片地,犹称隐僻......相传建文帝逊国曾稅于此也。”(张有誉《积翠庵纪略》)三是穹窿山下有一条小径称“万人泾浜”,其苏州方言为“犯人泾浜”,据说当时为避免皇坟消息泄漏,造墓匠人全是犯人,墓造好皆被杀死,埋于浜下。四是当地发现了两块“皇驾庵”的碑刻。但所有这些“证据”,皆是带着联想,并非确凿证据。至于辗转于南洋之说和隐栖于九嶷山之说亦证据不充分,令人难以信服。
此外,还有建文帝晚年归燕都之说,一是传言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吴诚遇到一位年已六旬的老人,老人自称是建文帝,因为张三丰说他经历了四十年的痛苦经历,修德已满,可以返国了,因而建文回到了都城。二是王鳌《震泽纪闻》有记载,有一位御史遇到一位老僧,当道而立,任左右呵斥,他岿然不动,御史后来知是建文帝,随即被送回燕都,而英宗唤老吴亮来辨认,老僧随即认出了吴亮直呼其名,吴亮假装否认,而老僧笑着表示,当年他在便殿吃鹅,将鹅肉掉地上,吴亮手提茶壶,趴在地上用嘴叼起,难道会忘记吗?吴亮立即扑跪,泣不成声,知道老僧即是建文帝,后来,老僧在宫中安度晚年,死后葬于西山,号称“天下大师”,据说,后来有了在颐和园后的红山上找到“前明天下大师之墓”墓碑。不过,这两种说法也只是传说,或根据野史闲言而传播的,没有确凿证据。
据说,建文帝在后,去过一些地方,后来,逃到了云南武定的狮子山,并在山上的正续禅寺出家修行。武定狮子山被誉为“西南第一山”,便是因为建文帝在那里待过。在正续禅寺内的大雄宝殿上,其楹柱上刻着一副楹联,很有意思,可以看出所指的是建文帝的事,对联曰:
“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信然皇觉旧;
叔负侄,侄不负叔,八百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西南第一山”
正续禅寺的寺内还有惠帝祠阁,阁内彩塑三尊僧像,位于中间的一尊身披袈裟,背靠龙椅,据说就是建文帝。除了楹联、塑像外,正续禅寺内还有与建文帝有关其它一些遗迹,如“龙凤古柏”“龙隐庵”“月牙潭”“礼斗阁”等,后来,还有一块“帝王衣钵”的牌匾。
“帝王衣钵”匾
有人注意到,清朝在修订《明史》时,便记载着建文帝可能到过云南,因而记载有:“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此外,康熙年间的《武定府志》中也有记载曰:“建文帝,止于狮山正续寺数十年。”这种种迹象给人一种比较可信的印象,建文帝或许真的逃到云南狮子山,并极可能在正续禅寺修行过。
另一有很有影响的说法是,认为建文帝闽东,这是综合《明史》、查继佐的《罪罹录》、闽东野史,特别是当地的一些古迹而得出的结论。
这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于明建文四年(1402)在燕王朱棣大军攻陷入宫城后,成功,在后,起先曾想聚集力量想复辟再登基,但被,后来避难于避难于雪峰寺,最后出家在支提寺修行,而去世后葬在上金贝山上的古墓里。
首先,建文帝之所以最后会逃亡到宁德,是因为他幼年时有一位老师叫周斌的就是宁德人。周斌曾任中都国子司等职务,而朱元璋在世时,常经常让太子朱标到中都凤阳学习,因而,朱标与周斌很熟悉,周斌后来成了朱允炆的老师。京都被燕军攻陷时,周斌正在宁德老家守孝,这有可能是建文帝逃亡于宁德的原因。
而且,宁德民间还流传过一出闽剧称《建文帝哭师》,其唱词说到建文帝失去皇位后,很后悔不听周斌教诲,因而逃到宁德,后来周斌去世,建文帝常到其老师墓前哭拜,诉说心中的悔恨。这一出戏或许是建文帝曾过宁德的佐证。还有,宁德境内山丘遍布,交通不便,容易封锁消息,建文帝逃亡至此,比较安全。
其次,建文并非一下子就到宁德的,而是经过了曲折的路途。先是乘船到达京都的神乐观(今光华门外),的人很几路行动,建文帝与程济、郑洽等人南下浙江,而叶希贤、杨应能等人扮作建文帝的替身,往不同方向而去,以迷惑追兵;建文帝等经秦淮河,进入胭脂河,再到溧水,而后,他们经溧阳、宜兴到达太湖,不久,到了苏州、吴县(明、清《苏州府志》《吴县志》对建文的踪迹皆有记载)。在吴县停留一阵子之后,建文帝等人沿着京杭大运河抵达杭州,然后再经富春江到达浙西。入冬后,他们到达浦江县,呆在郑宅镇的郑洽家好长一段时间。但是,第二年的元宵节建文帝在观灯时被认出,因为认出了人跪拜建文帝,因而泄露了行踪,一个叫陈忠的举报,官兵围郑宅,建文帝等藏于枯井中,躲过一劫。之后,建文帝等离开浦江,经金华、丽水而到达浙南刘伯温的老家青田县,在此遇到了刘伯温的大儿子刘琏,正是在刘琏的指引下,建文帝等人离开青田,从温州出海,沿着海岸线南下,才到达宁德,在“金溪里濂坑村铁沙溪”的地方上岸。宁德期间,建文帝曾积极筹备力量,准备复辟,但后来没有能成功,便潜往福州的雪峰寺。据说,在雪峰寺期间,还恰巧遇到了郑和,建文帝劝郑和助他起事,而郑和哭着表示不能够,随之离去。(参看査继佐的《罪惟录》)。后来,建文帝辗转于支提寺等寺庙,而圆寂后,便葬于上金贝村山上,现今,这一座古墓称为“上金贝古墓”。
宁德支提山疑似建文帝陵寝(上金贝古墓)
再次,“上金贝古墓”相传是一位姓金的墓,但却碑上却刻着“禅师之塔”,这非常奇怪,疑是建文帝墓。
在宁德金贝村山上,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古墓,民间流传说这是一座姓金的的墓,可是,后来发现,墓刻落款是“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当地的文史材料里没有能发现关于这一座姓金的墓的记载。后来,经过南京大学明史研究专家潘群、明史学者马渭源等的考察,认定该古墓为浓缩版大明皇家陵寝,也就是建文帝陵墓。
上金贝古墓最初发现时的样貌
一是该墓规制与格局具备明初皇陵特征,采用宝山明楼制,构建及纹饰隐含明帝陵规制,官帽椅状主陵、龙形石刻墓手、舍利塔须弥座、横向如意云均显现墓主系明初皇室成员。而墓埕台阶层级、墓台砌石层级、舍利塔基座砌石数均隐现“九五”之数。
二是该古墓的墓刻落款“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其含义是在暗示,墓主是一个得到皇太祖御赐龙袍袈裟的,同时也是皇太孙的历经沧桑的朱姓王孙和尚。所指的还是朱允炆。
三是该古墓舍利塔的莲花基座造形与安徽凤阳明皇陵及淮安盱眙明祖陵的莲花座造形完全一致,这种造形在明朝只有朱家可以使用;古墓前的金水河、金 水桥,古墓建筑的龙刻构件,怪异的墓制,宏大的规模,加上冒着犯下“大不敬”重罪的风险而不署建造年代,这些迹象表明,墓主该是大明第二位皇帝建文帝。
上金贝古墓
最后,据瑞迹寺所传下的住持释性化的说法,建文帝在宁德时,曾有一次与朝廷对抗,僧兵死了很多人。释性化的说法是,当时,永乐帝发现了建文帝踪迹,便派兵前来,而寺中3000多僧兵拼死抵抗,最终全部阵亡,尸体就被埋在附近山沟里,瑞迹寺也被毁坏。后来,僧人重建瑞迹寺时,考虑到戾气太重,因而在放生池中放入九个大缸,并每日诵经亡灵。而且,在永乐朝中期,在闽东通往周边的浙南、闽中的古官道两侧,曾有数十座寺庙(如瑞岩寺、香林寺、屏南灵峰寺、宝岩寺、周宁灵鹫寺、云门寺等)在同一个时期遭到毁坏,至今宁德及其周边地区的荒野中还留存有石柱、石槽、石碑等。而地方史志记载有“集体毁寺”现象,但却语焉不详。这很奇怪,被认为可能与抵抗官兵来剿灭建文帝有关。
史书称建文帝惠帝天资仁厚。与建文、永乐同时的朝鲜国王李芳远曾评论说:“大抵人心怀于有仁。建文宽仁而亡,永乐多行刑杀而兴,何也?”大臣赵浚回答:“徒知宽仁而纪纲不立故也。"(《朝鲜王朝实录·太宗实录》卷8,四年九月十一日条)确实,朱允炆过于宽仁而不谙熟武力,所以,败于朱棣之手,最后,却不知所终了,令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