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皇帝连宋江都敢赐死,为何唯独不敢动柴进
说皇帝不敢动柴进的朋友,未免看书太不认真了。赵佶在前期确实和柴进没交集可言,但我们发现,赵佶不出马不代表别人不敢出马,你们以为高廉整柴进是因为高俅在撑腰?那是因为皇上在撑腰。
赵、柴两家的恩怨想必大家都清楚,赵匡胤夺位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度以及收买民心积攒口碑,特别给柴家定制了一枚丹书铁劵,此物不仅可以保证柴家子弟衣食无忧,还有在一定程度上减免他们的罪责。到了柴进这一辈,宋朝还没灭亡,所以丹书铁劵的效力扔在。但我们发现,丹书铁劵这张VIP卡片被柴进开发了一大新的功能,那就是私藏案犯!柴进在沧州名声不错,他的名声好是因为他经常会收纳一些江湖人士留在府中,并热情款待,临别还会给他们安排工作或推荐就业,但他收留的这些人大多都是身上背负着命案的人,只要在柴府待上个一年半载,风头一过便万事大吉,该吃吃,该喝喝,你犯过的罪,没有人会记得。
柴进的做法势必会引起官府的反感,但官府的人知道他有丹书铁劵,所以也不敢进柴府要人。当年宋江辗转到柴府时害怕给柴进惹来麻烦,柴进哈哈一笑,说了这么一句很硬核的话:
兄长放心。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
所以我们也就知道了,柴进已经不仅仅在用丹书铁劵保护自己了,而是在包庇犯人。柴进为什么敢如此嚣张,是因为他把整个北宋的社会秩序研究的很透彻,赵佶虽然是皇帝,但他无心顾及朝政,实权其实是在高俅、童贯、蔡京等人的手里,只要柴进不侵犯这些狗贼们的权益,就算是包庇犯人,也没人敢动他,所以这么多年来,柴进的做法就算世人皆知也没人敢去揭发他。
可俗话说常在河边走怎会不湿鞋,我们发现有一天高廉和殷天锡突然就开始找柴家人的麻烦了。首先高廉是在高唐州刚刚上任,一上任就让小叔子殷天锡制造动静,并且直接欺负到了柴皇城的头上,柴皇城有难柴进必来相助,按常理来讲柴进这种直系柴家血脉都亲临现场了,别说你殷天锡要收敛一点,连高廉甚至高俅都要恭敬三分。
可事实呢,殷天锡丝毫不给柴进面子,还以柴进没拿丹书铁劵为由继而更加的猖狂。有人说柴进就是吃了没拿丹书铁券的亏,持此观点的答主未免太搞笑了,试想,皇帝微服私访不穿龙袍就不能行使权力了?将军不穿铠甲就不是将军了?因此殷天锡的态度很明确,就算你现在拿出了丹书铁劵,我也要怼你。
为什么柴进突然会落难。结合我上面所说的,柴进只要不侵犯高俅等人的权益就能继续“为所欲为”,可随着剧情的进展我们发现柴进和梁山走得越来越近,其中不乏许多和高俅等人有过节的人,那么这样一来,柴进的举动就是明摆着和高俅作对,那么以高俅的脾气,不弄你我就不是小人。
想弄柴进,还得有合适的理由,总不能简单的说柴进和许多我讨厌的人走的很近,宝宝不开心啊,陛下替我做主吧。而柴进私藏犯人这个举动,这是给了高俅充足的理由去收拾他,且不说高俅的做法是不是为了一己私欲,柴进单单这大批量私藏犯人的罪名足以让他被诛九族了。那么只要高俅和赵佶反应柴进的作风问题,赵佶就算在昏庸也不可能再无动于衷,但碍于祖宗的面子,赵佶不能亲自出手吧。
“陛下勿忧,臣有一计…”
于是高廉来到了高唐州,殷天锡来柴皇城出碰瓷,接着只需要再把柴进引来,将柴家人一网打尽,就能解决心头之患。
但高俅的失误之处在于,柴进并非独自一人去的高唐州,当时李逵也在现场。李逵本就对这些昏官们很有成见,看见殷天锡更是气不大一处来,于是铁拳一挥,将殷天锡打死。
柴进看见殷天锡死了顿时有些懵逼,他其实这个时候也知道了既然殷天锡敢来找茬,那自然也不怕他手中的丹书铁券。柴进知道自己大难临头,让李逵先走以免受牵连,李逵怕柴进吃亏自然不愿意走,柴进说哥有丹书铁劵没人敢动我。于是李逵傻乎乎的回梁山去了,那么柴进为什么让李逵走,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让他去通风报信,在丹书铁券失效的情况下,柴进只能寄托于梁山兄弟前来相助,以李逵的性格回去后又不可能默不作声,所以柴进的这个处理值得我们学习。
最终梁山举兵攻打高唐州,由于高廉的妖法着实厉害,所以李逵又去请了公孙胜回归,这样才赢了高廉,救了柴进。
柴进得救后一反常态的第一时间上了梁山,他知道高廉死了高俅定会来报仇,如果再回到沧州恐怕凶多吉少。
所以,他从这个时候也真正的明白了,丹书铁券只能证明他是柴家人,再也不能为他避灾挡祸了…
文/逻辑文史游
柴进落难在当时也算是大新闻,但除了梁山来营救他之外,其余他救济的人一个也没来,呵呵,人性…